7月31日至8月3日,“建行杯”第十六届全国老员工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决赛在东南大学举行,来自全国128所高校的261件节能减排科技创新项目争夺桂冠。公司共派出15支队伍参赛,最终以出色的表现斩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6项,获奖数量居全国前列,同时学校获优秀组织奖。
吴强明代表学校作为下一届大赛承办方接旗
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吴强明,副董事长周鹏、公司党委书记陈灵泉、教务处副处长黄善波等相关负责人和专家出席竞赛,并到参赛作品展区看望、指导参赛员工。吴强明代表学校作为下一届大赛承办方接旗并致辞,表示在竞赛组委会的指导下,在兄弟高校的支持下,学校一定不负重托,坚持高标准,追求高质量,科学谋划、积极筹备,把大赛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办出亮点。
周鹏到场指导参赛员工
由学院张秀霞、巩亮老师指导,李蕴达、魏与蒙、周文康、陈哲云、姜育枫等同学的参赛项目《烈日“凉”策——便携式太阳能空调服》获本次竞赛特等奖,项目针对目前夏季气温逐步攀升背景下夏季户外工作及高温环境特种作业人员易发生中暑,且目前市面上的空调服存在着制冷效果不佳、不够便携和不够节能的问题,通过光-电-热-冷不同形式能量之间的转化原理提出了利用户外充足的太阳能,并结合柔性太阳能电池板进行供电,采用轻便、稳定的半导体制冷片结合水作为换热介质构成水冷系统的微型场景制冷新型解决方案,解决夏季户外高温环境降温难的问题。
本届大赛自今年3月启动以来,共吸引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共638所高校5万余名师生的6852件作品参赛,参赛高校、作品申报数量、参赛人数再创历史新高。决赛环节中,各参赛团队依次进行实物展演、小组答辩,通过竞相角逐,最后产生特等奖11项(获奖比例0.16%)、一等奖157项(获奖比例2.29%)、二等奖248项(获奖比例3.62%)、三等奖1267项。
本届比赛同时公布百篇全国能源动力类本科生优秀毕设获奖名单,学院2篇论文入选,赵海洋同学的毕业设计论文《燃气轮机掺氢燃烧特性模拟及工艺优化设计》(指导教师:林日亿)、谭忠余同学的毕业设计论文《翅片式相变储热单元的传热及储热特性》(指导教师:朱传勇、巩亮)。
公司参赛师生合影
全国老员工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是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能源动力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全国老员工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委员会主办的学科竞赛。该竞赛充分体现了“节能减排、绿色能源”的主题,紧密围绕国家能源与环境政策,紧密结合国家重大需求,起点高、规模大、精品多,覆盖面广,是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全国老员工竞赛,得到了各省教育厅、各高校的高度重视。竞赛每年举办一次,竞赛专家委员会由包括两院院士等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组成,还特邀一定数量的企业专家参与评选。
相关报道:
石大要闻:集团参加第十六届全国老员工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获特等奖
中国石油大学微信公众号:特等奖+1!
公司获奖信息:
项目名称 | 奖项 | 队员 | 指导教师 |
烈日“凉”策——便携式太阳能空调服 | 特等奖 | 李蕴达、魏与蒙、周文康、陈哲云、姜育枫 | 张秀霞、巩亮 |
可拆式摩托车排气管余热利用循环装置 | 一等奖 | 德勒多吉、刘祖帅、高彦文、夏文豪、尼玛曲旦 | 巩亮、赵玉明 |
一种基于中温光伏/光热-有机朗肯循环的季节性调控热电联供系统 | 一等奖 | 党钢强、张艺凡、潘承航、脱兆东、高彦文 | 任晓 |
“拼”出新“红”图—基于红外图像拼接的热损失在线测量技术 | 一等奖 | 乔晓振、张一驰、李浩臣、王宁、马祥艺、周天宇、王博轩 | 杨正大、丁斌 |
安“燃”低“碳”、随“芯”所“浴”——新一代燃气热水系统快热火排燃烧器 | 二等奖 | 张贞磊、李爱明、王艳馨、李骁、叶尔兰·卡那提百克、张涵川、胡齐贤 | 王宗明 |
高“碳”阔论——“双碳”目标背景下高校员工网络空间碳排放现状与减碳路径探究 | 二等奖 | 田鸽、赵亓新、刘亚楠、邱杨、周天宇、孙子凡、谷泽丰 | 段欣悦、白煜琦、卢洪刚 |
守护能源装备安全、助力节能减排——微压痕无损检测仪 | 二等奖 | 王豪宇、李索当然、怀欣颖、王岩松、唐思源、史琳辉、孔德胜 | 杨滨、蒋文春 |
一种基于变速运动的多自由度能量捕集装置 | 三等奖 | 崔海胜、李方圆、张俏、刘圳、周洁 | 白章、章大海 |
“分汽化能”——一种用于EGS采出井闪蒸流动的扇叶螺旋管气液分离装置 | 三等奖 | 孔令剑、张鸿强、苗雨杰、鲍星宇 | 李家栋 |